12月6日,甘孜州品牌发展大会在康定市召开。会议发布《甘孜州优秀品牌2024年度榜单》,其中涵盖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发展品牌、文化建设品牌、社会建设品牌、生态建设品牌五大类,共50个品牌。jxf吉祥坊
对甘孜州来说,此次优秀品牌评选是检验和展示品牌建设成果的一场“随堂测试”。近年来,甘孜坚持把“品牌引领”融入事业全局,品牌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产生“溢出效应”,为甘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进入雅江县城,“中国松茸之乡”几个大字伫立在雅砻江旁,分外显眼。历经十几年的沉淀,雅江县凭借这朵“小菌子”闯出了一片大市场——2023年,雅江县实现年产松茸1600吨,总产值4亿元。
但在早些年并非如此。产业规模小而散,科技含量低,缺乏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产品多位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同质化现象严重,附加值不高等情况,一度制约着雅江县松茸产业的发展。
转机出现在2013年。当年,雅江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松茸之乡”称号jxfjxf首页。这块高“含金量”的招牌很快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2014年,甘孜州日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作为最早一批到雅江投资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董飞坦言:“就是冲着‘松茸之乡’招牌来的。”
如今,在雅江县的松茸交易市场,已经有2家州级龙头企业、2家外贸企业、4家物流企业入驻,全县冷链、经销等经营主体达475家,产业链逐步完善。
雅江县也乘势而上,先后投入6.4亿元,分三期构建“园区+基地+交易市场”产业格局,目前已建成全省唯一以松茸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省首个国家级野生菌有机基地和全省首个松茸交易市场。有了“品牌底气”,雅江还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在当地成立食用菌相关研究工作室,并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等机构联合成立产学研基地。
品牌建设让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逐渐形成合力,这股合力也“反哺”品牌发展。“我们已成功申创绿色、有机农产品11个,松茸干品和鲜品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鲜松茸、松茸山泉等品牌获得‘天府乡村’集体商标。”雅江县委副书记jxfjxf首页、县长钟色介绍。
雅江松茸产业的发展是甘孜州产业品牌建设的一个样本。近年来,甘孜举全州之力,重点打造“圣洁甘孜”和“亚克甘孜”两个区域公用品牌,统揽全州高原特色农牧业以及牦牛产业发展。目前,“圣洁甘孜”品牌用标企业已达54家,带动实现有机农产品产值15.37亿元;“亚克甘孜”品牌成效初显,牦牛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已达75亿元。
石榴籽广场、石榴籽家园、石榴籽客厅……在泸定县龙吟半岛小区,整洁有序的公共场所里,随处可见“石榴籽”字样。
这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小区,有常住人口3700余人,藏、彝、蒙古、羌、回、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小区常住人口的70%。各民族饮食、居住、生产、婚丧、节庆等习俗都不相同,受此影响,小区曾经矛盾纠纷频发。
变化是何时发生的?小区居民李慧英只记得是从“小区里多了很多‘红马甲’”开始的。
这些身穿“红马甲”的“石榴籽志愿者”由党员干部、热心群众等组成。他们主动为小区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帮忙调解邻里纠纷……伴随他们的到来,“石榴籽”三个字频繁出现在小区居民眼前。“石榴籽,就是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友爱。”李慧英不知不觉地领悟了“石榴籽”精神。
潜移默化的背后是精心设计。2022年起,甘孜州以民族团结为主线,全面打造“石榴籽家园”品牌。目前,全州已成立300个“石榴籽工作中心”、2242个“石榴籽工作室”、2737支“石榴籽工作队”、培育6087名“育籽员”。除了社区治理外,这些组织还发挥着宣讲政策、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共同富裕等作用。
“品牌化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增进共识。”甘孜州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吴康军说。
木刻画风格的流畅线条,勾勒出一只握着杯子的手,这是“麦宿手造”的logo。作为德格县的一个区域公用品牌,“麦宿手造”自2021年创立以来,一直探索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之路,其核心是“以现代之心,创造传统之美”的品牌理念。
一方面,当地开设了20余个藏传工艺特色班,将传统的“师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保护传承唐卡绘画、木雕、泥塑、彩绘、铜铸等10余类传统手工艺,不断培育藏族手工艺的“火种”。
另一方面,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市场趋势,对产品进行创新升级。“比如依托金属锻造工艺制作现代风格的首饰、将木雕作品融入现代家居装饰元素等,让‘麦宿手造’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甘孜州文旅局副局长晓娜姆介绍,目前,“麦宿手造”产品已远销海内外。
在整个甘孜州,以传承、创新为理念的手工艺品牌还在不断涌现,特色手工艺年产值已达6.6亿元。
这样的品牌理念不仅助力产品打开市场,还点燃了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目前,甘孜已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2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140项。河坡、麦宿等非遗项目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品牌的建设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才是品牌的核心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品牌发展大会上,甘孜州委相关负责人对下一步的品牌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要立足甘孜特色,引导各类品牌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品牌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元旦临近,乡城县洞松乡的网格员以“房”为单元,挨家挨户做防火宣传。遇到家里没人,网格员便拿出手机,登录专用小程序,一扫门口的二维码,房屋居住人员的联系方式一目了然。“我们为全乡的所有房屋定制了二维码,记录房主和居住人员联系方式,确保政策宣传、流动人口管理、隐患排查等工作做到无死角、零距离。”洞松乡党委书记罗兵说。
去年以来,甘孜州探索以“民族团结进家庭”为主线,聚焦“房屋”这个最小单元,创新开展以房管人、以房服务、以房守底的“三房治理”工作,基层治理盲区得到填补,群众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共建共治合力显著增强。
过去,一到森林防火期等时间节点,罗兵总有些“心里没底”,“洞松乡虽然只有200户、1126人,却分布在216平方公里土地上,很多人居住在远牧点,流动性比较大,很难做到‘全覆盖’。”
在甘孜州,这样的难题不是个例。“全州面积达15.3万平方公里,一名基层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的管理服务半径平均达到50公里。”甘孜州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基层社会治理末端,往往容易出现盲区。
如何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去年下半年,甘孜州围绕深入全州18个县(市)开展调研,一边找问题,一边想办法。
调研中,大家渐渐把目光聚焦在“房”上面。“房屋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甘孜州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相对固定的房屋为载体,可以将基层治理的力量精准延伸,把房主吸纳到基层治理体系中来,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双向驱动、共治共管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根据实有房屋的归属、用途和存在形式等要素,甘孜州将辖区内房屋划分为九类,按照“一房一码、一房一图、一房一档”,全面掌握房屋和实际居住人员信息。截至目前,全州房屋395568栋和1090351名实际居住人员信息均实现了基础数据的翔实化、精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以房管人、以房服务、以房守底的“三房治理”工作逐步推开。
依托“三房治理”,甘孜州将服务内容划分为“安全、保障、民生、和谐、发展”5个大类33个小类,推动民族团结进“房”、法治服务进“房”、公共服务进“房”、隐患预防排查进“房”、应急处置服务进“房”。
都桥镇建立“五色蜂巢”服务模式,辖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红”管家、派出所民警为“蓝”管家、市场监管所干部为“绿”管家、消防中队消防员为“橙”管家、卫生院医生为“白”管家,让便民服务、jxf吉祥坊治安管理、市场规范、应急救援、医疗健康服务下沉“无死角”。
“服务主动跟进的同时,我们还鼓励房主‘主动提’意见。”甘孜州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三房治理”,甘孜州各地形成“反映—收集—甄别—派送—办理—反馈”闭环流程,排查、收集、解决了大量群众的困难诉求。截至目前已完成为民办实事3623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136件。
这种多主体参与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增强了凝聚力和归属感,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做好服务触角延伸的同时,当地还通过“三房治理”工作强化基层社会面管控。甘孜州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鼓励房主参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做到“房安为大、家和为先,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从而实现以“小安”促“大安”,确保全州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12月6日,记者从甘孜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获悉,甘孜县国家级牦牛产业集群中心自建成以来,已实现7.5亿元的产值,成为甘孜州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甘孜县聚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牦牛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发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养殖环节,甘孜县依托智能养殖中心,大力推动标准化养殖,今年以来,已累计完成牦牛出栏39194头,肉产量达到5079.8吨,奶产量达到7563吨。在加工环节,甘孜县康巴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与西南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了牦牛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研究,成功开发新型风干、手撕、卤制、牦牛肉酱、牛肉丸和预制等8种高附加值牦牛肉制品及副产物产品,并建立了两项牦牛肉精深加工企业标准;在销售环节,该县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渠道,同时积极参与“亚克甘孜”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牦牛产品逐渐走向中高端消费市场。
近日,27名来自甘孜州九龙高级中学的优秀学子与教师,踏上了前往浙江省杭州市的学习之旅。他们参观学校,与当地青少年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活动,还在浙江大学校园内与优秀学子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与此同时,在甘孜州,一场由浙江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力量推动的“流动教研”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从杭州市萧山区到九龙高级中学挂任副校长的沈良分享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结合民族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近年来,九龙县充分发挥“组团式”教育帮扶的人力、智力作用jxfjxf首页,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帮扶效益最大化。此外,2024年,“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还争取到浙江省援助资金400多万元,用于学校田径场提升改造项目;争取到杭州市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资金100万元,用于“录播教室”“青蓝工作室”等项目建设。
“经审核,罗某等5名同志受党纪处分尚在影响期内,格某等2名同志正在接受党纪审查,建议以上7名同志暂缓评先推优……”近日,稻城县纪委监委向稻城县委组织部发出回复函件,为40名拟评先推优干部给出“体检报告”。
近年来,稻城县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干部选拔任用、表彰奖励、评先推优、职级晋升、年度考核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体检”,做到层层“把脉”、联合“会诊”、全面“过筛”,严防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为确保党风廉政意见的准确性,稻城县纪委监委对每一份意见都明确具体责任人员,建立台账,确保工作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今年以来,稻城县纪委监委已在评先推优、职级晋升等方面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02批次,涉及2246人次,其中对20人次提出否定意见。
“作为新提拔的年轻干部,起步十分重要,时刻要讲党性、讲原则……”近日,jxf吉祥坊国网炉霍县供电公司纪委在“廉洁谈话室”对公司新提拔干部进行廉政谈话。今年来,炉霍县纪委监委会同国网炉霍县供电公司打造全县首个“企业廉洁谈话室”,推动廉洁企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通过日常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关心了解情况,让他们更深刻感受到温暖和鞭策,对他们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告诫,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国网炉霍供电公司党组书记土登降村介绍。为规范企业廉洁谈话室的使用,炉霍县纪委监委还制定出台《“走读式”谈话“三个五”》《谈话室使用工作流程》《谈话保密工作制度》等制度,落实专人负责,确保谈话室管理和使用规范化。
谈话室自建成使用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警示教育会和参观学习6次,学习供电服务领域“小微腐败”典型案例10余件,覆盖教育基层供电所一线余人次。
牧业发展,草业先行。近年来,德格县坚持“立草为业、化草为粮”,加快推进饲草产业发展升级,2024年共规模化集中种植燕麦草12000亩。近日,燕麦草进入收获期,经估算鲜草平均亩产3000公斤,可获得青干草每亩500公斤左右。图为收割完的饲草被堆成草垛。